找到相关内容18篇,用时14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达摩东渡及其禅法的弘传

    《祖堂集》的出入不大,故在此不赘述。达摩祖师的度化梁武帝,在当时应当是非常重大的事情,后人“录其言诰,卷流于世”,在道宣律师时,其语录应当尚在,道宣大师也不可能熟视无睹,他更不...南唐的《祖堂集》,也不见成书于贞元十七年(801)的《双峰山曹侯溪宝林传》,更不见于道宣律师的《续高僧传》。至于道原所本为何种材料,我们已经无法去考究了,但我们也无须对道原下一个“作伪史以...

    蔡日新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73941333.html
  • 佛学与人生修养

    层次的生命冲动。在古印度人的生命层次里,宗教生命是至高无上的,所以宗教生命冲动是建立在彻底否定世俗生命冲动的基础上的。唐代高僧道宣大师就说过这样的话:   夫欲修道,于三业中,先断财色二种。若不贪财,...转世的问题。民国时期的佛教改革家太虚大师,就是这样认为的,他把人生问题称之为“人生佛教”。他首先对“人生”作了这样的定义:   狭义说,(人生)是人类...

    李尚全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62554050.html
  • 汉传佛教发展概况(一)

    、风俗、气候等,条件不一样,因此就以各寺清规代替戒律,故而从此丛林总算得以相安无事,共弘佛化。   律宗的远祖虽然同是一个佛陀,在中国也有律学的戒规,但真正开宗立派的是在唐玄宗时的道宣大师,因其集中国律宗之大成,故在中国的佛教界,一直以道宣律师的律宗为所归。   道宣曾经参加玄奘大师译经的道场,受到玄奘的影响,而以大乘教义讲说《四分律》。他的著作等身,着有《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》...

    星云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291743877.html
  • 佛教寺院与国史上四种筹措金钱的制度

    道宣大师(596—667)[2]抨击拍卖是违背寺院清规的,他更攻击当时伴随着喊价而起的笑闹喧哗,认为是无耻的激情。(“今时分卖,非法非律;至时喧笑,一何颜厚!”)1019年(宋真宗天禧三年)出版的《...

    杨联陞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73152952.html
  • 中国佛教阶段性的发展刍议(1)

    从此丛林总算得以相安无事,共弘佛化。  律宗的远祖虽然同是一个佛陀,在中国也有律学的戒规,但真正开宗立派的是在唐玄宗时的道宣大师,因其集中国律宗之大成,故在中国的佛教界,一直以道宣律师的律宗为所归。  道宣曾经参加玄奘大师译经的道场,受到玄奘的影响,而以大乘教义讲说《四分律》。他的著作等身,著有《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》十二卷、《四分律含注戒本疏》六卷、《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疏》三卷、《四分律比丘尼钞》...

    星云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63160078.html
  • 人间佛教的回顾与前瞻——读星云大师(山林寺院和都市寺院)有感

    以世间为学校。   大师在这个单元里,除了以道宣、神会为例,说明兰若教育的重要之外,更举出提婆达多贪著利养以致身入万劫不复之地的例子,来阐述“基本的、出世的‘兰若比丘乙训练...支持,共同抗日制暴;从佛陀曾言“小小戒可舍”,到佛教传来中国之后,道宣大师的圆摄戒学,融小归大;百丈大师的避开戒律,制定清规……,凡此都让我们深切...

    古仁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94666163.html
  • 佛教各宗对净土分类的看法

    净土。  二是化的净土----化土是二乘、凡夫所见的净土。道基  大师因为法身净土,法性寂然,平等无相,所证的是如如,  所以不立法身净土。  (注3) 南山道宣大师 (五、四一○一中) ,以开合二  ... 太虚大师说:「律为三乘共基,净为三乘共庇  。」(注2) 印顺导师说:「戒律与净土,不应独立成宗。  」戒律是三乘共同遵守的基础,无论在家或者出家佛弟子,  皆不应离开戒律的。净土为大小乘人所共仰...

    宏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540871071.html
  • 北宋孤山智圆戒律思想研究

    释。第二种说法乃是依《遗教经论》而判,但是,在历史上,天台智者大师、南山道宣大师皆判此经为小[17],而且经文本身只是四谛生灭,“专判为大”是喜大(乘)厌小(乘)、背离经义、志尚虚浮之观点。   对《...南山四分律的先觉们则更为可贵了,智圆就是其中的一位代表人物。《闲居编》中智圆对南山四分律的弘扬,至少包括了以下二个方面:一是对南山大师道宣的礼赞;二是对当时其它南山律宗学者的肯定和记载,为北宋初期律宗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9221773495.html
上一页12下一页